某些厂商在五类UTP电缆中所包裹的是3类或4类UTP中所使用的线对,这种方法对一般用户来说很难辨别。
这种所谓的“五类UTP”无法达到100Mbps的数据传输率,为10Mbps或16Mbps。
一个简单的鉴别办法是用一条双绞线连接两台100Mbps的设备(网卡到网卡或网卡到HUB),通信时用Windows 95/98自带的monitor检测工具对其数据传输率进行监测。
方法为:①选择“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系统监视器”,将出现“系统监视器”窗口。
如果在“系统工具”中没有“系统监视器”工具时,可通过“我的电脑→添加/删除程序→Windows安装程序→系统工具→系统监视器”建立。
②在“系统监视器”窗口中设置监视对象。
选择“编辑”菜单中的“添加项目”选项,在出现的对话框的“类别”列表中选择“Microsoft网络服务器”或“Microsoft网络客户”(注意:在保证网络连接正常的情况下),在下一个对话框中选择“写入的字节数/秒”或“读取的字节数/秒”。
至于选择“Microsoft网络服务器”或“Microsoft网络客户”,还是“写入的字节数/秒”或“读取的字节数/秒”,读者可任意选择,因为在网络中一个节点发送出的数据应该等于另一个节点接收到的数据。
③设置测试数据的输出方式。
系统提供了折线图、条形图和数字图三种输出方式,可通过窗口工具栏内的按钮来选择。
④进行测试。
最有效的办法是从服务器向你进行测试的工作站上拷贝大量的文件(为了测试的准确性,所拷贝的内容一定要足够多)。
一般来说,显示的峰值数值在4M/s以上,就基本可以肯定是五类网线了(3类线所能达到的峰值数值大约为2.5M/s)。




CAT-5超5类网线
为了降低信号的干扰,双绞线电缆中的每一线对都是由两根绝缘的铜导线相互扭绕而成,同一电缆中的不同线对具有不同的扭绕度(就是扭绕线圈的数量多少)。
标准双绞线电缆中的线对是按逆时针方向进行扭绕。
但某些非正规厂商生产的电缆线却存在许多问题:①为了简化制造工艺,电缆中所有线对的扭绕密度相同;②线对中两根绝缘导线的扭绕密度不符合技术要求;③线对的扭绕方向不符合要求。
如果存在以上问题,将会引起双绞线的近端串扰(指UTP中两线对之间的信号干扰程度),从而使传输距离达不到要求。
双绞线的扭绕度在生产中都有较严格的标准,实际选购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用一些专业设备进行测量,但一般用户只能凭肉眼来观察。
需说明的是,五类UTP中线对的扭绕度要比三类密,超五类要比五类密。
标准双绞线电缆中的线对是按逆时针方向进行扭绕。
但某些非正规厂商生产的电缆线却存在许多问题:①为了简化制造工艺,电缆中所有线对的扭绕密度相同;②线对中两根绝缘导线的扭绕密度不符合技术要求;③线对的扭绕方向不符合要求。
如果存在以上问题,将会引起双绞线的近端串扰(指UTP中两线对之间的信号干扰程度),从而使传输距离达不到要求。
双绞线的扭绕度在生产中都有较严格的标准,实际选购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用一些专业设备进行测量,但一般用户只能凭肉眼来观察。
需说明的是,五类UTP中线对的扭绕度要比三类密,超五类要比五类密。
除组成双绞线线对的两条绝缘铜导线要按要求进行扭绕外,标准双绞线电缆中的线对之间也要按逆时针方向进行扭绕。
否则将会引起电缆电阻的不匹配,限制了传输距离。
这一点一般用户很少注意到。
有关五类双绞线电缆的扭绕度和其他相关参数,有兴趣的读者可查阅TIA/EIA568A(TIA/EIA 568是ANSI于1996年制定的布线标准,该标准给出了网络布线时有关基础设施,包括线缆、连接设备等的内容。
字母“A”表示为IBM的布线标准,而AT&T公司用字母“B”表示。
)中的具体规定
否则将会引起电缆电阻的不匹配,限制了传输距离。
这一点一般用户很少注意到。
有关五类双绞线电缆的扭绕度和其他相关参数,有兴趣的读者可查阅TIA/EIA568A(TIA/EIA 568是ANSI于1996年制定的布线标准,该标准给出了网络布线时有关基础设施,包括线缆、连接设备等的内容。
字母“A”表示为IBM的布线标准,而AT&T公司用字母“B”表示。
)中的具体规定
CAT-5超5类网线以太网在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时只需要2对(4芯)线就可以完成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在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的快速以太网中存在着三个标准:100base-TX、100base-T2和100base-T4。
其中:100base-T4标准要求使用全部的4对线进行信号传输,两个标准只要求2对线。
而在快速以太网中最普及的是100base-TX标准,你在购买100M网络中使用的双绞线时,不要为图一点小便宜去使用只有2个线对的双绞线。
在美国线缆标准(AWG中对3类、4类、五类和超五类双绞线都定义为4对,在千兆位以太网中更是要求使用全部的4对线进行通信。
标准五类线缆中应该有4对线。
CAT-5超5类网线在具备了以上知识后,识别五类UTP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查看电缆外面的说明信息。
在双绞线电缆的外面包皮上应该印有像“AMP SYSTEMS CABLE……24AWG……CAT5”的字样,表示该双绞线是AMP公司(最具声誉的双绞线品牌)的五类双绞线,其中24AWG表示线号,芯线粗细属于美规24号线,CAT5表示为五类;还有一种NORDX/CDT公司的IBDN标准五类网线,上面的字样就是“IBDN PLUS NORDX/CDX……24 AWG……CATEGORY 5”,这里的“CATEGORY 5”也表示五类线(CATEGORY是英文“种类”的意思);②是否易弯曲。
双绞线应弯曲自然,以方便布线;③电缆中的铜芯是否具有较好的韧性。
为了使双绞线在移动中不至于断线,除外皮保护层外,内部的铜芯还要具有一定的韧性。
为便于接头的制作和连接可靠,铜芯既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太软不易接头的制作,太硬则容易产生接头处断裂;④是否具有阻燃性。
为了避免受高温或起火而引起的线缆损坏,双绞线最外面的一层包皮除应具有很好的抗拉特性外,还应具有阻燃性(可以用火来烧一下测试:如果是**,胶皮会受热松软,不会起火;如果是假货,一点就着)。
为了降低制造成本,非标准双绞线电缆一般采用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制作电缆的包皮,不利于通信安全。
三菱plc源型和漏型的区别,咱们先说下三菱plc的基本单元的输入驱动电源有两种,一种是交流电源100V输入驱动(少见),一种是直流电源24V输入驱动(常见的),交流型的不存在漏源型之分,只有直流输入才分源型输入和漏型输入。
同样对于输出也是一样,有继电器、晶体管、晶闸管类型输出,其中只用晶体管输出才分源型和漏型。
那么具体怎么区分三菱PLC的类型,我们得从它的铭牌入手如下图所示:主要看PLC型号的后两位字母,具体型号可以参考上图中的标注,那么漏型和源型有什么区别呢,在三菱plc中定义当DC输入信号是从输入(X)端子流出电流输入时,称为漏型输入;当DC输入信号是电流流向到输入(X)端子的输入时,称为源型输入,从接法上看主要是区分公共端S/S是接电源正极还是负极,如果是接24V则是漏型输入,如果接0V则是源型输入。
中电阻R1和R2的取值必须使当输入为+VCC时的三极管可靠地饱和,即有βIbIes在.21中假设Vcc=5V,Ies=50mA,β=100,则有Ib0.5mA而Ib=(Vcc-Vbe)/R1-Vbe/R2若取R2=4.7K,则R16.63K,为了使三极管有一定的饱和深度和兼顾三极管电流放大倍数的离散性,一般取R1=3.6K左右即可。
若取R1=3.6K,当集成电路控制端为+VCC时,应能至少提供1.2mA的驱动电流(流过R1的电流)给本驱动电路,而许多集成电路(标准8051单片机)输出的高电平不能达到这个要求,但它的低电平驱动能力则比较强(标准8051单片机I/O口输出低电平能提供20mA的驱动电流(这里说的是漏电流)),则应该用如.22所示的电路来驱动继电器。